返回首页 关于我会 我会动态 新闻中心 前沿杂志 通 迅 员 在线咨询 用户中心
研究会
财税改革优先于单纯减税
时间:2010-12-16 15:34:21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771

 
 
  最新统计显示,1至7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0881.71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8个百分点。由于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财政收入较多,因此,市场上出现两个颇为流行的观点:一个是政府应拿出几千亿财政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另一个是呼吁政府大规模减税,振兴经济。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很容易得出税负过重的印象,大规模减税救经济理所当然。事实上,这些呼吁可能过高的估计了税收增长的规模。

  首先,财政收入是按现价计算,而GDP增长率通常是按照不变价或可比价核算,因此造成财政收入的增速相对于GDP的增速出现部分虚高;其次,过去两年财政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逐步升高只是偶然现象,因为在此期间财政增收部分主要来自股票与房地产交易,而股票和二手房买卖这部分经济活动以及某些新兴行业并没有纳入GDP的统计范围而出现少算,税收政策则有先征后退(返)的规定,所以财政收入中包括部分先期计入而后期退还的收入,造成财政收入的多算;其三,中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由于流转税的比重较高,所以受价格因素影响的财政收入增长绝大部分是名义增长,物价上涨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大约为35%左右。

  因此,数据显示出的财政税收高速增长包含虚涨因素,而过去两年地产业、资本市场的繁荣以及通胀导致的资源性企业税收增幅较大具有偶然性的周期因素,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中国财政收入必将快速回落,而事实上,去年实施的两税合一已经较大幅度的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税率。据测算,中国名义税负去年大约为19.6%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并无太大差距,但是由于行政事业收费以及社保支出等,实际税负应超过23%,因此,应该逐步清理行政收费以及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大幅减税和投资支出都是要求中央政府拿出更多的财政税收,实际上即使经济不回落,中国迫切需要进行的税制改革也会出现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首先,中国即将在全国实施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其实质就是减税,允许企业抵扣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金,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了,税负相应减轻,这对财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中国也须尽快进行税制改革,对分税制税基做出调整,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这意味着中央财政收入将较大比例的降低。如果一方面要求大规模减税,另一方面又要加大财政支出,这显然是矛盾的。

  当前,地震灾区重建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救援、价格管制补贴支付以及农业补贴成本较大,尤其是,需要持续的向三农部门扩大财政转移(工业补贴农业),再加上社会保障巨大的缺口迫切需要填补(有利于消费),未来财政趋势必定是“收少支多”,并不支持大规模减税。

  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可以针对生存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进行减税,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进行财税改革,清理过多的收费,并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尽快启动增值税改革(相当于减税);尽快推出物业税、资源税以及燃油税等;加强对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扶持力度。至于大规模财政投资救经济方案更应慎重,在经济没有出现衰退严重前,不宜过早的挽救,中国良好的财政相对于历史上美国、日本遭遇经济危机时严重的财政赤字是一个优势,但这不代表可以随便支出,刺激经济的政策应该是一揽子的综合措施,过多的冀望于财政是一个便宜却危险的想法。

 
公司地址: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106-1111室   电话:010-52853306/52853307   邮箱:king780506@sina.com
Copyright © 2010 中国财税高级人才研究会 | 技术支持:双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