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转自互联网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上,面对目前我国严峻的外贸形势,多位专家呼吁扩大进口,并推进税制改革。
关税调降仍有空间
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2%,没能完成年初制定的10%的目标;而贸易顺差达2311亿美元,同比大幅提高48.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认为,中国一直以来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是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今年的外贸机制和体制应该借“十八大”契机进行改革,通过调降关税等方式鼓励扩大进口,改变长期以来“放出限入”的观念。
魏建国还表示,目前关税的调降品种还不够多、范围还不够广、幅度还不够大,一些高档消费品如名牌化妆品、箱包等均未在调降之列,导致很多消费者都热衷去境外购买此类产品。
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明确自2013年1月1日起,将对五大类、780多种进口商品征收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暂定税率。但对于此前呼声甚高的调降奢侈品关税的问题,新方案中并未涉及。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毅中也表示,企业需要转变“进口可耻”的观念,注重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税收制度必须调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昨日则称,要使中国的出口企业增强竞争力,税收制度必须调整,即增加向个人征收的直接税,减少向企业征收的间接税。
高培勇介绍,目前我国的税收中75%是间接税,18%是企业所得税,只有约7%是个人所得税。间接税的特点是必须融入价格,实行转嫁,也就是说100元的税收中有75元要进入价格当中转嫁出去,这部分是由企业来负担的。再加上18%的企业所得税,这意味着我国90%以上的税收都要由企业交给税务机关。企业因此承受了较重的负担,而且我国税制结构与其它国家不同,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时往往被国外误解为出口补贴。这种主要由企业纳税的格局必须扭转,应适当降低间接税、增加直接税,才能增加出口产品以及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去年国务院推出的“稳外贸八条”中强调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的政策。但外贸企业普遍认为该政策仍有很大空间。
精彩观点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
内地企业可借香港走出去
内地企业走出去,香港不可忽视。我们现在看起来走得很好,但我们对外投资总额中60%在香港或者通过香港向海外投资完成的。香港在内地企业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它的融资优势、地理优势,它是海外投资的跳板。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香港有人才优势,可以提供专业服务。此外,香港在并购方面也有很多经验,特别是香港的企业可以充当探路先锋,市场优势也可以助推品牌的国际化。
浦发银行总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杨斌:
要积极支持民企“出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引导,有效地推动优质企业走出去,在资金上要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境外投资设厂、代料加工装配、承包工程等多种方式走出去。
对到境外投资设厂,尤其对生产产品在国内市场饱和而在国外市场看好的企业,利用设备和零部件到国外进行设厂组装的企业要优先给予支持。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
不注重实体经济就是自杀
对我们国家来讲,如果不注重制造业、不注重实体经济那就是自杀。
中国的制造业不要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遇到一点困难,就觉得中国制造业不行了,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最大的出路还是技术进步,指望还靠劳动力便宜这一点靠不住了。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提高我们的出口依存度、出口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于高技术产品,而这块中国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空间。